日前,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程艺接受本网记者专访,就如何贯彻落实规划,服务安徽奋力崛起回答了本网记者的提问。
本网记者:建设职教大省是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请问《规划》的出台将对我省职业教育产生哪些影响?
程艺:《规划》是省政府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我省建设“职教大省”的纲领性文件,它不仅是我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指导今后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满足广大人们群众教育需求、促进教育公平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出台,正逢我省提升软实力、发展硬实力,促进我省崛起、实现“弯道超越”的关键时期,对我省整个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都将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本网记者:请您谈谈贯彻落实《规划》,对扎实推进我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程艺:职业教育是一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工作,经济社会越发展,职业教育就越重要。建设职业教育大省,是将我省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由之路;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迫切要求。我们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安徽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促进教育公平、充分就业、改善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职业教育大省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锐意创新,扎实推进建设职教大省各项工作的落实。
本网记者:《规划》在推进职业教育大省建设方面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程艺:在总体思路上,《规划》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根本,以深化教育改革、满足社会需求为动力,以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为保障,以基础能力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改革创新、依法保障的原则,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扩大职业培训规模,努力推进职业教育相关领域渗透,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求相协调,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打造面向人人的公平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优质职业教育、伴随一生的终身职业教育,为推动安徽科学发展和加速崛起进程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本网记者:建设职业教育大省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程艺:在总体目标上,《规划》提出,经过今后5年的扎实工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在具体目标上,《规划》提出,到2012年要建设200所以上国家级重点和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其中30所学校达到国家级示范标准;建设4所国家示范性、10所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25所技师学院。建设300个中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点,200个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点和50个技师教育重点专业点;300个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实训基地,150个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实训基地和50个技师教育重点实训基地。
本网记者:《规划》蓝图中,职业教育大省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程艺:全省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要围绕“八大工程”来重点建设。
一是骨干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每个市重点办好1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含市、县改区)集中精力办好1所职教中心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加大省级以上示范职业院校的创建力度,构建支撑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强有力的骨干职业院校群体;以骨干职业院校为核心,建设20个以上行业性、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带动全省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实训基地建设工程。以实用、通用、共享为原则,分期分批在数控技术、机械加工制造、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能源、化工、建筑、旅游、物流、护理、现代农业等主要专业领域,建设一批具有教育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功能的省级重点实训基地。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工程。认真抓好《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开展新一轮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的贯彻落实,及时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定编定岗工作,充实师资队伍,特别是增加重点专业、紧缺专业教师和农村骨干教师。建设若干个紧缺专业中职师资培养基地和20个左右省级中职师资培训基地,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和认定制度,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教师到企业实践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校任教的双向交流机制,重点培训专业教师5000人。培养中等职业教育省级专业带头人200名、教坛之星800名、优秀校长100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省级教学名师50名、专业带头人100名、教坛新秀150名。
四是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结合我省“861”行动计划,围绕主导和重点产业,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能源化工、建材建筑、交通运输、资源环境、现代农业、商贸旅游、医药卫生等为重点,加快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五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以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为目的,以优质粮食作物和高效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化养殖、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和营销、农机运用、农村水电技术等为重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居民科技水平。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为目的,以建筑业、加工制造业、现代农业、交通运输业、各类服务业等为重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输出大市建设区域性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示范基地。
六是企业职工教育和就业创业培训工程。以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岗位技能和获得新技能为目的,健全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培训制度,支持和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开展紧缺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建立现代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体系,开展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以提升创业能力和促进就业再就业为目的,面向城镇失业人员、退役转业军人、被征地农民以及其他新生劳动力等,开展就业培训、再就业培训以及创业培训。以满足群众终身学习需求、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目的,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推进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工作,建设30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七是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加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制定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建设550个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技师教育省级重点专业点,建设200门中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和150门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完善专业课(含实训课)教材审定制度,鼓励开发一批符合我省实际、符合国家规定的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创建一批国家级重点专业和专业点、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完善省、市、县(市、区)、校教研网络。加强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设立职业教育专职教研员,建立教研人员继续教育和到企业实践制度,推进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弹性学制,推进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制度化建设,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完善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各类企业集团、大中型企业都要积极支持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推进“双证书”制度,在高等职业院校和省级示范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体系,以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和高质量就业率为核心指标,全面开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测评价。
八是体制机制创新工程。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分级管理、市县为主、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促进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各市、县(市、区)要打破部门、行业、学校类型界限,围绕优势学校、优势专业,采取划转、合并、迁建等方式,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支持以市为主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全省五年建设5个以上职业教育园区,在有条件的园区内建设区域性、开放式、资源共享的公共实训基地。完善并落实投资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省内外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股等多种形式投资兴办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开放办学,推进职业院校城乡、区域、国际合作和交流。深化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专职岗位与兼职岗位相结合的岗位聘用制度,支持公办职业院校在核定的编制内,按规定拿出一定的编制专门面向社会聘用紧缺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职务评审办法和校长任职管理办法,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
本网记者:贯彻落实《规划》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请谈一谈主要措施有哪些?
程艺:《规划》明确提出“五大措施”,保证《规划》强力推进,落到实处。
一是健全稳定的长效投入机制。《规划》要求省、市、县(市、区)财政逐年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省财政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按照不低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安排,用于职业教育大省的重点工程建设。市、县(市、区)依法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经费需求,到2012年使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不低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规划》还提出,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达50%以上,并按照不低于城市教育费附加30%的标准由财政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经费的10%?D20%用于农村职业教育。省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的10%用于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用于教育部分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10%。县级政府要按照每人每年1元的标准安排成人教育费用,统筹用于职业教育培训。企业必须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职工教育培训。
二是统筹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规划》要求统筹协调、部门实施,推进职业教育整合和布局调整,实现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鼓励以骨干院校为核心,建立由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实现区域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共享。
三是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扩大职业学校自主权,改革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招生体制改革,努力构建省、市、县(市、区)三级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平台,统一编制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代码和电子档案。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要打破地区分割、部门壁垒,实行网上录取,实现学生自主择校、学校择优录取。
四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利用资源、技术、信息等方面优势,举办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在职业院校建立研发机构和实验中心。逐步实现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费接受教育,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教育。职业院校新校区建设或原校区扩建要列为市、县(市、区)重点建设项目,其教育设施用地按行政划拨等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各级政府设立民办职业教育奖励资金,选择一批办学基础好、学生就业率高、社会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民办职业院校给予重点扶持,支持它们扩大办学规模。
五是全面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规划》提出落实各级政府责任,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职业教育发展和投入的责任。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和验收制度,建立职业教育大省建设工作定期巡视检查制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职业教育大省建设情况列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
来源:安徽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