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新闻动态 政策指导 理论探讨 组织机构 学校首页
对当代物流发展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认识
 发布日期:2010/9/28 8:37:53 发布者:[办公室]  来源:[本站]  浏览:[]    字体:   
 
对当代物流发展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认识
 
经济管理教研室  储茂龙
  
      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化,使得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更好地为本国经济建设、国民生活服务,各国企业都十分关注当代物流业的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物流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可以归纳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柔性化、协同化、外部化和合同化等。
      1、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主要表现在: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代码化和数据库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贮的数字化和物流业务数据的共享化等。物流信息化广泛采用无线互联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射频标识技术(RF)、条形码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物流的信息化使得物流不再仅仅传输产品,同时也在传输信息,各种信息被聚集在物流中心,经过加工、处理、再传播出去。可以说,物流的信息化,使物流的功能更强大,并形成一个社会经济的综合服务中心。物流的信息化,为物流的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提供了基础。
      2、网络化  
      网络化是指物流配送系统的组织网络和信息网络体系。从组织上来讲,它是供应链成员间的物理联系和业务体系。如电脑的生产,通常是按客户订单、采取分散形式组织生产,将全球的制造资源都利用起来,将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采取外包的形式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送给订户。其它如汽车、飞机等产品的生产亦是如此。这种过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而信息网络是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业务运作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并运用电子方式完成操作。物流的网络化与现代跨国公司的大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发展,公司内部的分工更加细化,成员企业的协作更加密切,物流的网络化为公司内部的合作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实现内部资源共享,对物流的网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速了物流网络化的进程。
      3、自动化  
      物流自动化的技术很多,包括条码技术、射频自动识别技术(RFID)、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自动存取技术、自动包装技术、自动分拣技术、自动导向和自动定位技术(GPS)、自动引导小车(AGV)技术、搬运机器人(RobotSystem)技术、货物自动跟踪技术等。物流的自动化,由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实现机电一体化,节省了人力、扩大了物流作业能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物流作业的差错等,因此这些技术已被发达国家普遍使用于物流作业中。在我国,虽然某些自动化技术已被采用,但达到普遍应用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4、智能化  
      智能化是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智能化主要包括电子识别和电子跟踪技术,智能交通与运输系统(ITS)。物流作业过程涉及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物流网络的设计与优化、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每次运输的装载量选择、多种货物的拼装优化、运输工具的调度、库存水平的确定、补货策略的选择、有限资源的调配、配送策略的选择等问题都需要进行优化处理,这些都需要管理者借助优化的、智能工具和大量的现代物流知识来解决。同时,近年来,专家系统、人工智能、仿真学、运筹学、智能商务、数据挖掘和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并在实际物流作业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因此,物流的智能化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5、标准化  
      标准化技术也是现代物流技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是现代物流技术实现的根本保证。货物的运输配送、存储保管、装卸搬运、分类包装、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都要求必须有一套科学的作业标准。例如,物流设施、设备及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等,只有实现了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才能真正实现物流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的新世纪中,如果在国际间没有形成物流作业的标准化,就无法实现高效的全球化物流运作,这将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6、柔性化  
      柔性化本来是生产领域提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制造厂商为迎合消费者日益精化、个性化的产品需求,而采取多样、少量的生产方式,国际制造业推出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实行柔性化生产。因而高频度、小批量的配送需求也随之产生。随后,柔性化作业又扩展到了流通领域,根据供应链末端市场的需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物流作业的柔性化是生产领域柔性化的进一步延长,它可以帮助物流企业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的“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趋势,灵活地组织和完成物流作业,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物流服务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物流的柔性化趋势日益凸现。
      7、协同化  
      目前,协同化主要体现在共同配送方面。这对提高物流动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实现共同配送主要有以下好处:减少社会车流总量,减少闹市卸货妨碍交通的现象,改善交通运输状况;通过集中化处理,有效提高车辆的装载率,节省物流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提升商业物流环境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总而言之,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金钱、时间等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取得最大效益(提高服务),还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而只有企业间真正达到了彼此协同,才能使物流作业的响应速度更快、更具有前瞻性、更好地共同抵御各种风险、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出,满足客户的需求。
      另外,国外物流行业的协同化还体现在大力建设物流园区以及物流企业的兼并上。日本是最早建立物流园区的国家,至今已建立20个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平均占地面积约74万平方米;荷兰统计的14个物流园区,平均占地面积4.5万平方公里;德国不来梅的货运中心占地在100万平方米以上,纽伦堡物流园区占地已达7平方公里。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在物流企业的并购方面,如德国国营邮政出资11.4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大型的陆上运输企业AEI,把德国邮政的航空运输网与AEI在美国的运输物流网合并统一,以与美国UPS和联邦快递相抗衡。美国的UPS则并购了总部设在迈阿密的航空货运公司——挑战航空公司。该公司与南美18个国家签订了领空自由通航协议,它与这18个国家的空运物流量在美国同行中居第一。UPS计划将自己在美国的最大物流运输网与挑战航空公司在南美洲的物流网相结合,从而实现南北美洲两个大陆一体化的整体物流网络。
      8、外部化
      物流服务的外部化(即第三方物流)趋势,在美国尤为明显。使用外部物流不仅减少物流设施的新投资,而且解放了在仓库与车队上占用的资金,增加企业在生产领域的投入。同时,还可使企业获得物流管理专业公司的专业技能,克服内部劳动力效率不高的问题。从物流供给方的角度看,一方面随着第三方物流服务业的壮大成长,其提供服务的标准已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也有了较大改进,为客户需求定制的各类新型服务得到了充分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公路运输等传统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很多企业资金回报下滑,利润率降低,通过改造成综合物流公司,大承运人能对服务增加价值,形成进入门槛较高的细分市场,以保证与客户的长期合同。这也是促成第三方物流综合服务业快速成长和增加利润的因素。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的营销能力也变得更加强有力和纯熟,许多传统的运输和仓储公司都演变成了开展广泛物流服务的供应商。
      9、合同化
      随着物流服务的外部化趋势,越来越多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门公司,物流的合同化趋势日益明显。尤其在欧洲合同物流已有相当大的市场,从1999年到2003年,欧洲合同物流市场规模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到2003年底,欧洲合同物流市场规模达到572亿美元。其中,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市场,1998年市场总值达到104亿美元;英国则处于第2位,市场总值为95亿美元,占整个国内物流市场的比例为37.5%。目前医药、高科技、汽车和电子业对物流需求最高,更适合开展合同物流。
      当代物流业的发展,对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职业院校的物流专业的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对现行物流行业的调研,分析物流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在进行物流专业岗位群设计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在专业设计与课程设置方面,可适当聘请一些报关行、进出口公司和货代公司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来进行指导。力争使物流专业设置能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尽可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生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本着“理论够用、技能突出”的精神,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修订实践教学大纲,制订实践教学计划,做到课堂——实训室——实习基地三点一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学校可根据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的要求,建立相关的物流实训中心,包括国际贸易业务模拟实训室、国际贸易电子化实训室、城市配送实训室、制造业物流实训室、口岸物流实训室。开展国际贸易纸制单证的填制,电子模拟报关、报检、租船订舱,仓储保管员实训,驾驶员实训,叉车装卸和搬运实训等实践活动。 
      (3)依托社会资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大力推进产学合作教育,加强与报关行、进出口公司、货代公司、港口、物流园区的联系,结合专业课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参观,安排学生进行毕业顶岗实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与这些单位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进行定单式培养。这样在实践环节,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减轻校内实训的压力。
      (4)推行“双证书”制度,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就业的岗位适应能力,应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拿到相关岗位的资格证。如仓库保管员资格证书、物流员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叉车驾驶证书等。



 

 
安徽理工学校创建国家示范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