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瓶颈与对策
经济管理教研室 吴爱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再发展靠什么?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也就是说,我国下一阶段的发展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跃发展。发展要靠科技、靠教育、靠人才。
如何发展教育?党和国家对此非常重视,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温总理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一是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二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职教事业的重视,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科教兴国需要数以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更需要亿万高素质劳动者。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在德国,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比例仅为20%,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德国一直自称职业技术教育是他们发展经济的秘密武器。可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还面临重重困难,遭遇诸多发展瓶颈,如何寻找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出路,笔者作为一名职教工作者在此提出几点看法,以供同仁们商榷。
一、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瓶颈
(一)社会公众对职教普遍存在偏见,对职教生认可度低,这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由于受几千年封建文化思想的影响,“读书做官论”根深蒂固,现行的分配制度,社会用人机制等相关社会制度对职教显失公平。首先从教师来看,有调查显示,职业学校教师的地位相对于普通学校的教师而言,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如在教师职称评定中,评审专家小组的成员大都是普教的教师,这样职校教师的文化特点难以被专家小组发现和认可,为此减少了职校教师职称提升的机会。其次从学生来看,我国是学历导向的国家,社会用人价值导向是高学历,谁的学历高,谁就能找到好工作,就能获得高的报酬。即大学毕业生或者硕士生有相对比较好的待遇和发展前景,而职校生则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此外在用人机制上,一些部门在招聘人才时通常设置“文凭”障碍,如中专生不得报考公务员等这些规定,这是对技能人才的一种歧视,对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极为不利。
(二)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极为严重,家长不乐意子女选择职业教育,职校往往被家长冷落。笔者在每年招生工作中发现,很多家长表示不愿意为自己的孩子上职校。初中生成绩好的首先选择上普高,成绩差的家长宁可花大价钱也要为其买读普高。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一旦读了职校,求学的路径就被堵死,继续深造的机会很少,想读本科和研究生更是没有指望,更谈不上“成龙”、“成风”出人头地了。现阶段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多数要成为企业一线工人,工作环境较差,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其工资待遇相对于机关、事业单位来说却比较低,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业时挑三拣四,一次性就业率低,部分学生频繁更换就业单位,为此给职业教育产生了不好的社会影响。此外,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职业教育只有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没有本科和研究生的职业教育。职教生提高学历通道狭窄,即使专升本升学比例也很低,而且升学考试知识结构仍然偏重文化知识而非技能操作,如此升学考核方法显然对职教考生不利,从而极大限制了职教生发展的空间,也大大挫伤了学生就读职业院校的积极性。
(三)政府对职教资金投入较少,职校办学条件差,职校布局、专业设置不合理,办学混乱,招生时搞不正当竞争,教育教学中“短斤少两”,严重损害了职教质量。应该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也正在关注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教育经费投入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尤其地方政府对职教资金的支持更是偏低,就拿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广东省来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支出中,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仅占总支出的3%左右。学校缺乏必要的实习、实验等教学设备,学生只能在黑板上画电路,在教室里维修汽车。学生缺少动手机会,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企业需求。另外,因受过去条块分割体制的影响,职业院校布局、专业设置也不合理。同一地区同类职校重复建设情况严重,专业建设也是你有我也有,也不考虑自身的办学能力。现有的法律、法规对职校的设立条件、标准规定太胧统,缺乏操作层面的约束力。一些私立职校,一无教师,二无办学场地,三无教学设备,简直就是“三无”学校。由于生源紧张,近年在中职招生中,花钱买生源现象愈演愈烈,因招生成本扩大,一些学校想方设法将招生成本转嫁到学生头上,如随意改变学制,缩短学生在学校时间,使用盗版、过时等劣质教材,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学生身受其害。
二、大力发展职教事业的对策
如何提高职教的吸引力,大力发展我国职教事业,笔者认为当前和将来,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职业教育保障方面的立法,使职教事业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这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保证。首先,应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改变现有职教仅有中等、大专层面的职教状况,发展职业教育本科、研究生教育。同时,应该构建普职沟通的“立交桥”,在有关框架内,实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畅通和沟通和学分互认。真正实现普教与职教法律地位平等。其次,应根据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创新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校企结合”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应凸显法律上的支持。对此,我们应借鉴德国成功的经验,德国宪法规定,企业必须承担培训学生的义务。所以,他们职校生实训实习,提高技能,有法律制度保障。然而在我国目前现有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企业法律制度中,则没有关于企业教育责任方面的规定。当前校企结合,校方强烈要求,但企业不欢迎,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从法律上确认校企结合的制度,一方面明确企业承担培训责任,另一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把校企结合落实到实处。
(二)构建新的人才评价机制,全面落实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经济地位,彻底改变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重重顾虑,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要改变社会、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冷落,必须构建新的人才评价机制,从以文凭为本转向以能力为本,调整用人价值取向,消除现有用人机制中各种”文凭”障碍,构建以能力为本的用人机制。为此,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职业资格制度,就业时不看文凭,只看职业资格。现阶段我国相关行业也实现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如会计、医师、驾驶、教师等职业,但执行情况并不严格,而且大部分行业还未建立起职业资格制度。前不久发生这样一起伤亡事故,有一位农民购买了一台收割机,在试用时,由于操作不当,结果把自己的头也割掉酿成血案。试想这位农民兄弟如果事前进行了岗位培训,掌握了必要的操作技能,这种伤亡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如果全社会各行各业都严格执行职业资格制度,那么职业院校的教育培训工作就会火热,职业教育事业也就真正得到繁荣。
另一方面,我国迫切需要建立技术人员职称序列,开辟技术人员竞级竞升通道。要改进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评价机制,出台技能型人才的最低工资标准,并逐步实行与技术等级相配套的薪酬制度,使其劳动投入、产出与其薪酬水平相匹配,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经济待遇。国家应该出台与技术与技能人才评价相配套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改进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要使技术人才像我们的学历人才一样,得到全社会的尊重,提高其劳动积极性,改变民众对他们的陈旧观念。同时国家应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营造一个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使学生觉得就读职业院校是正确的选择。这样社会就有很多人来走技术成才的路子。
(三)政府既要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又要加强监管提高办学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的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具体比例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尽管教育投入国家有立法,国务院也有决定,要求省市一级政府制定当地生均经费标准,举办部门按生均拨款,但几年来,没有几个省份贯彻执行。很多职业院校拨款的基数还是1996年或1997年的标准,职教投入严重不足。既然国家依法治国,那么在职教投入上为什么不能依法行政,政令畅通呢?
此外,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监管。从宏观上讲,应密切联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对国内职业院校的布局,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心设计,合理布局。要吸取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避免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同时各级人民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事业中,还应当善于发挥其主导作用,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如我们安徽省安庆市原有几所中职学校(前安庆农校、安庆市财贸学校、安庆市师范学校等),在九十年代,招生都非常困难,各校办学条件也差,后经政府牵头,几所学校合并一起设立为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如今该院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院招生进口旺,学生就业出口好,学院办得红红火火。另外,在中职招生工作中,普遍存在“花钱买生”现象,最高人民法院对此也有专门司法解释,将其定性为“贿赂”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查处力度,严厉制止招生工作中这一违法犯罪行为,避免职校之间相处残杀,自我内耗,把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用在办学上来。从微观上看,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院校的监管,严格执行教育教学制度。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实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技能,学校还须为学生提供教育教学服务,不能把实习和就业混为一谈。现在,职业院校普遍认为,学生实习即就业,这实际上就是缩短了学制,是教育教学的“短斤少两”,政府主管部门对这种不端行为不能熟视无睹,应加强监督检查。此外,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该制定、完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考评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严格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对一些不符合办学条件的职业学校或组织要清理“门户”,要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能,学有所技,学有所用。
总之,我国职业事业的发展还面临诸多“瓶颈”问题,政府担当的责任更大,要做的工作很多,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的职教事业一定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