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党委副书记 孙 峰
“培养什么样人、如何培养人”是学校科学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的能否实现。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实现德育工作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才能更好地保障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推进学校的科学发展。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从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看,党委对学校德育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把加强德育工作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提出四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从德育工作的工作机制看,注重发挥德育课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学生科、团委、班主任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全员育人的主体作用。
从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来看,注重对班主任的培训和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每年召开学生德育工作研讨会。
从德育工作的效果看,取得较好成效,教风、学风、班风、校风都有较大改观。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全员育人”的理念逐步形成。
二、存在问题
1、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
3、在加强与学生的情感勾通,增强亲和力方面,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4、要继续推进师德建设,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5、学校管理、服务部门要进一步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6、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塑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三、对策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从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看,党委对学校德育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把加强德育工作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提出四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从德育工作的工作机制看,注重发挥德育课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学生科、团委、班主任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全员育人的主体作用。
从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来看,注重对班主任的培训和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每年召开学生德育工作研讨会。
从德育工作的效果看,取得较好成效,教风、学风、班风、校风都有较大改观。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全员育人”的理念逐步形成。
二、存在问题
1、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
3、在加强与学生的情感勾通,增强亲和力方面,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4、要继续推进师德建设,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5、学校管理、服务部门要进一步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6、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塑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三、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德育工作委员会,领导、协调、统筹规划学校德育工作。
2、建立健全学生德育工作的工作机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
3、制定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实现德育工作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4、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5、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信息交流平台,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 二)加强学生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树立“全员育人”的大德育观
学校德育工作队伍是以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德育课老师以及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为主体。加强学生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是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
1、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的全过程。
2、学校各级党政干部要深入基层(科室和班级),加强调研,广泛听取教职工对德育工作的真知灼见,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提高德育工作决策、管理水平。
3、要注重发挥德育课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对策:一是改进教学内容。日前,教育部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本轮课程改革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这为德育课改进教学内容创造了必要条件。二是改善教学手手段,配置必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德育课教学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4、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贴近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把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含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实习),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学风的教育。以严谨的教学态度、精湛的学识和技能、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5、要充分发挥学生科、团委、学生会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学生科、团委、学生会与学生联系最紧密,处于学生德育工作的最前沿。要充分发挥学生科、团委、学生会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学生科:一是创新学生德育工作机制,完善学生德育考评体系。二是进一步创新德育活动载体和内容,拓宽德育活动途径。形成德育教育活动化、教育活动主题化、主题活动系列化。三是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德育工作中骨干作用。团委、学生会: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和学生会在教育、团结和组织学生方面的优势,根据各自任务和特点,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各项活动。把开展业余党校、团校与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开展专题讲座(如音乐、美术、礼仪)与开展文娱活动相结合,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6、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具体实施者、引导者,班主任队伍的育人观念、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教育和管理的质量。一是学校要高度重视班主任的选派工作,要选派具有一定思想政治素质,又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的同志担任班主任工作。二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对班级执行科学、民主管理。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树立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勾通,进行正面疏导,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在学生中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三是改进班主任工作作风。变严厉为和蔼,变对立为合作,变说教为对话,变训斥为帮助,变粗暴为细致,变枯燥为生动,不断增强德育实效。四是要尊重班主任的首创精神,鼓励班主任创新班级德育工作的新模式。
7、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服务工作承载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作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体现“育人为本”的理念,从关心学生成长出发,着眼教育,严格要求,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总务部门,通过对公共财产的管理,教育学生要爱护公共财产,节约用水等;膳食部门要求学生珍惜粮食,不要浪费等。同时,总务部门和膳食部门又是为学生提供生活服务的部门,树立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通过自身的敬业精神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同时,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实现“环境育人”的必要条件。
1、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和自然环境建设。通过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创造优美的校园的自然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2、开展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校歌教育活动。
3、开展各项文娱活动,开展符合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兴趣的的各类专题讲座,开展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绘画书法比赛、各类体育比赛、技艺技能比赛,开展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开展重大纪念日的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校园文化生活之中。
4、加强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
5、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等建设,发挥黑板报、宣传栏、阅报栏等场所的宣传教育作用。健全校园网络管理机制,办好主题网站,搞好网络宣传教育。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也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
1、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德育工作委员会,领导、协调、统筹规划学校德育工作。
2、建立健全学生德育工作的工作机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
3、制定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实现德育工作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4、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5、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信息交流平台,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 二)加强学生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树立“全员育人”的大德育观
学校德育工作队伍是以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德育课老师以及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为主体。加强学生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是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
1、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的全过程。
2、学校各级党政干部要深入基层(科室和班级),加强调研,广泛听取教职工对德育工作的真知灼见,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提高德育工作决策、管理水平。
3、要注重发挥德育课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对策:一是改进教学内容。日前,教育部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本轮课程改革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这为德育课改进教学内容创造了必要条件。二是改善教学手手段,配置必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德育课教学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4、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贴近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把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含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实习),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学风的教育。以严谨的教学态度、精湛的学识和技能、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5、要充分发挥学生科、团委、学生会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学生科、团委、学生会与学生联系最紧密,处于学生德育工作的最前沿。要充分发挥学生科、团委、学生会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学生科:一是创新学生德育工作机制,完善学生德育考评体系。二是进一步创新德育活动载体和内容,拓宽德育活动途径。形成德育教育活动化、教育活动主题化、主题活动系列化。三是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德育工作中骨干作用。团委、学生会: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和学生会在教育、团结和组织学生方面的优势,根据各自任务和特点,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各项活动。把开展业余党校、团校与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开展专题讲座(如音乐、美术、礼仪)与开展文娱活动相结合,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6、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具体实施者、引导者,班主任队伍的育人观念、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教育和管理的质量。一是学校要高度重视班主任的选派工作,要选派具有一定思想政治素质,又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的同志担任班主任工作。二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对班级执行科学、民主管理。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树立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勾通,进行正面疏导,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在学生中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三是改进班主任工作作风。变严厉为和蔼,变对立为合作,变说教为对话,变训斥为帮助,变粗暴为细致,变枯燥为生动,不断增强德育实效。四是要尊重班主任的首创精神,鼓励班主任创新班级德育工作的新模式。
7、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服务工作承载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作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体现“育人为本”的理念,从关心学生成长出发,着眼教育,严格要求,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总务部门,通过对公共财产的管理,教育学生要爱护公共财产,节约用水等;膳食部门要求学生珍惜粮食,不要浪费等。同时,总务部门和膳食部门又是为学生提供生活服务的部门,树立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通过自身的敬业精神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同时,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实现“环境育人”的必要条件。
1、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和自然环境建设。通过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创造优美的校园的自然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2、开展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校歌教育活动。
3、开展各项文娱活动,开展符合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兴趣的的各类专题讲座,开展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绘画书法比赛、各类体育比赛、技艺技能比赛,开展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开展重大纪念日的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校园文化生活之中。
4、加强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
5、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等建设,发挥黑板报、宣传栏、阅报栏等场所的宣传教育作用。健全校园网络管理机制,办好主题网站,搞好网络宣传教育。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也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