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活动动态 政策法规 改革探索 学校首页
图片新闻
组织机构

  2011年教学质量年领导小组
组长:李文钢
副组长:吕维山、郭之纯
成员:章耀忠、张平、董金启、董安明、张定成、张勇、朱振宇、朱丹、严贵宝



 
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1/5/12 9:18:15 发布者:[办公室]  来源:[本站]  浏览:[]   字体:   
分享到
余海霞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课中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企业财务软件进行日常操作和基本维护的能力。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并不是轻松能做到的,常常是教师在教学时费了很大力气,在机房面对几十个学生,忙得手脚不停,学生也累得手酸眼胀,一学期下来,真正能理解和把握会计电算化思想的却并不多。往往是很多学生顺利通过了电算化考试,但到了实际工作中,并不能把计算机熟练地用到各项会计工作中。作为多年从事电算化教学的教师,我对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以希望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一、目前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电算化系统的运用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身一定要有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而目前大多数电算化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企业电算化应用环境中的实际锻炼,也缺少软件开发的相关理论知识,因此他们可能对财务软件一般操作比较熟悉,但对电算化思想的理解不够深入,在电算化系统应用和维护方面的技能还有待提高。
      2、  教师“教”的太多,学生主动“学”的过少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也受到实训时间、理解不同、老师业务水平等各种因素影响,电算化教学中,教师一般还是采取以“教”为主,一般是先由教师讲解理论,而后学生上机实践,在上机操作时,由老师讲一步,学生跟着做一步,这样导致学生在缺少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机械地去听,往往听不进去,即使听了,也是一知半解,因此,在教学中,经常是教师刚刚才讲的问题,学生却做不出来,或者一做就错,反复多次,许多学生连软件的基本操作都掌握不好,更谈不上去理解电算化的思想,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有电算化证的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上在电脑上连基本的凭证都处理不好的情况。
      3、电算化实训的条件限制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学习中理论教学基本还是占主导地位,在学习专业课时安排了各类传统会计课程,电算化只作为其中的一门课,课时不多,由于机房条件等限制,我们现时电算化教学中,每星期六个课时,两课时在教室,四个课时在机房上机。而在有限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由于机器维护不及时,学生的实训常常因机器运行不顺畅,使该课时的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影响了全班的教学进度;更大的问题在于师生比严重失调,多媒体教学手段有限,这使得实训的手不够长,多数学生在实训中得不到有效指导,技能得不到充分提高。
      4、课程设置僵化,缺少知识的相互关联和综合运用
      我们的课程设置还是以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组成的课程体系,看似很完整,该教的都教了,但是各课程之间缺少相互渗透,而是相关老师各人教各人的,例如:成本会计老师在成本会计实训时大都用费时费力的手工处理,使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其实它完全可以和《EXCEL在会计中应用》课程结合,让学生用EXCEL进行成本计算、费用归集和成本分析。
      5、电算化技能的提高受会计职业资格考试的制约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都积极主动参加各省组织的会计证资格考试,但这类考试均属于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与专业需求及社会需要都还有很大的差距,考试内容狭窄,但为了提高学生的通过率,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都制定了与考试相关的课程标准,有的还以此来衡量教学,这就使得把有限的课时让位于考证,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大打折扣,学生的专业技能也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二、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
      1、  提高教师自身实际操作和电算化系统管理技能
      职业教育更应该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会计电算化在教会软件操作的同时,要传授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思想,因此对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电算化系统管理能力要求很高。作为该专业的教师应定期参加会计理论知识的继续教育,更新完善自身理论知识,树立会计新理念,不断提高理论教学水平;同时,也应该多参加相关财务软件公司组织的培训,专业进修,或是到企业进行实践,进行自身实践技能的培养,利用课余时间多上机操作,提高自身的专业操作技能,以防知识结构老化、知识更新太慢、实践技能不强等问题的出现。
      2、配备较好的会计实验室,建立完整的实训条件。
      基于因特网B S (浏览器 Web服务器)的实现管理与业务统一的第四代财务软件是当今市场主导方向,实现财税协同的第五代财务管理软件已呈发展趋势,因此,电算化实训室在硬件上应具备网络化工作条件,在实训中,学生分组模拟各自企业建立各自的账套,通过网络在各自的工作站完成诸如工资、存货等方面的核算,将各自系统产生的凭证,通过网络传递到总账系统,再由使用总账的同学完成审核、记账、结账和报表的编制。在每次模拟实践过程中,同组的同学进行角色互换,通过自身的感受,了解企业会计电算化业务流程。而且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学生要随时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训情况,从而给予指导。
      模拟实训室在软件建设上也要及时更新,要安装功能强、安全性好、可靠性高、有代表性的网络版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软件,使软件在版本或功能、使用方法上与当前各单位普遍采用的财务软件基本相同或近似,尽可能地保持教学所用软件的先进性,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日后的工作需要。
      3、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会计电算化是要求动手能力非常强的课程,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今电算化的教学。
      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设计好每次上机的具体任务,在课前将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在上机前对任务作好预习工作。完成任务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在每个小组中根据电算化岗位分配操作内容,这些岗位经常进行轮换,使每个人通过自身的感受,了解企业会计电算化业务流程,熟悉财务软件的工作原理;考核也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作业,这样避免某个学生因能力问题掉队,同时在小组中同学间互相督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观察各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针对各小组共性问题,集中进行分析讲解,个别问题可由有能力的学生帮助解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学”和“教”的良性互动,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成果,对学生的错误不要训斥,在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时应当耐心听取,对他们的意见不要评论孰对孰错,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
      4、强化电算化教学内容与会计理论课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电算化教学案例设计时,要结全相关会计理论课教学内容,避免实训案例内容片面、孤立的教学情况,使各门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强化系统性。
      例如:在学习基础会计时,同时开始学习会计核算软件的应用。电算化实训案例与手工会计实训案例一致。学生先在手工模拟实验室,利用其所提供的凭证、账本、报表等实验工具进行手工模拟实训,然后再通过电算化模拟实训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利用财务软件再次得以重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完成系统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期末处理、输出会计报表等工作,这样学生就真切地感受到电算化的优越性,也能更好地领会电算化的工件思想。
在学习企业会计实务时,同时进行财务业务一体化软件实训,一方面,会计理论老师在课堂上教授采购、生产、销售的会计处理,同时在实训室,学生通过财务业务一体化软件模拟采购、库存、生产、销售业务流程及其会计处理。
      5、考证与能力培养要分清,建立有效的考核方式。
      会计证固然重要,但它的考核内容毕竟与企业应用是有距离的,我们的教学不能只盯着会计证,正常教学时间要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考证可通过课外的强化训练来进行。因此电算化教学要建立一套科学易行的考核体系,将实验要求与实验项目完成的质量进行指标量化,按量化指标和规定的评分程序,对每一个学生实验操作的全过程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考核范围包括实验纪律、实验设计数据及流程、实验报告三个方面。在考核内容上将“课程考试”和“认证考试”合二为一,相信在能力提高的同时,通过会计证考试是水到渠成的事。
      随着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要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和内容,注重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措施。

 

 



 

 
安徽理工学校网刊中心 By Tin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