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每一个来到安徽理工学校的人,都会对校园整洁优美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生机蓬勃的师生面貌印象深刻。如果走进教室、寝室、办公室、实训室等“微观”场所,也一定会看到另一些令人难忘的细节:桌椅、课本、日用品等等井井有条,每一条提示语都那么温馨、耐嚼,实验、实训室里大大小小的设备一尘不染……表象是内在的一种观照,它折射的是这所学校严格、严谨的管理和师生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进一步重视,职业学校的学生规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扩大态势。学生数量的大幅增加,给职业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知识基础比较差,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在进入职校以后,不少人自觉低人一等,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而社会上往往对中职学生又存在偏见,学生往往有回避心理,用无所谓、不在乎的态度来掩盖自信心的不足,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明确的方向感。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教育,是事关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
作为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牌职业名校,几十年来,安徽理工学校一直高举“德育为先”的大旗,把学生管理和学生教育放在首位。它在学生管理方面的创新机制和手段,更是为学校焕发生机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同类学校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样板。
以细节管理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走在安徽理工学校的校园内,你会发现,无论是校长,还是普通教师,抑或是学生,人人胸前都佩戴着一张写着自己名字和职务或班级的胸卡。胸卡虽小,但它负载的却是学校的一种管理理念。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尚未成熟,知识结构也尚未形成,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安徽理工学校针对中职学生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坚持用严格的规章约束他们的行为,以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但良好的习惯如何养成?责任感又如何培育?安徽理工学校经过不断探索,每每从细微处着手,皆收到明显的效果。
安徽理工学校的管理者们一直认为,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肩负着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任,而每一个合格劳动者必须有健康的心灵、完善的人格,他们必须遵纪守法,有强烈的规则意识,继而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基于这种理念,学校的管理者们一直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完善放在突出位置,而在具体的操作中,又始终坚持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有的放矢,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在制定具体规章时,学校不是笼统地出台一些口号式的规定,而是以可感、可知、可以达到的目标作为准则。比如学校制订的《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就是以“天”为单位,针对起床、早操、早自习、课外活动、外出、晚自习、就寝等一系列环节,出台的一套完整的日常准则。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的细节出发,用明确、具体的规定约束他们的言行举止,培养他们遵纪爱校的良好品德,让规则意识深入学生心中。
佩戴胸卡制度也是安徽理工学校立足于细节管理的创举之一。为了抓牢抓实封闭管理,学校实行严格的佩戴胸卡制度,在校必有卡,无卡不进校、师生人人佩胸卡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多年的实践证明,佩戴胸卡不仅仅是方便了学校的管理,它在强化师生的身份意识,规范师生的行为,对学生行为习惯和纪律性的养成等方面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企业管理模式的引进,也让学生对企业化的管理有了直观感受和体验,让他们在毕业时比同类学校毕业生在适应新岗位、新环境方面领先一步。小小胸卡,不仅是对学生管理的一种尝试,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理工学校的领导者们与社会结合、与市场结合的眼光和意识。
| ||
|
以活动促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管理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职业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素质和具有开放、进取意识的技能型人才。为此,安徽理工学校在狠抓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还针对青少年的思想、性格特点,坚持不懈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寓教于活动之中,以活动促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青少年活泼、好动,对新生事物充满兴趣,所以,学校着力在开展活动方面下功夫,让学生在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健身强体、增长才干。学校经常开展运动会、篮球赛、乒乓球赛、卡拉OK比赛、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让学生的体魄、能力得到增强,使他们的心灵得以放松,也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各种集体性文体活动,给予了学生展示特长和风采的平台,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思想品德教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难题。安徽理工学校的做法是,以活动为抓手,让抽象、枯燥的教育变得生动活泼,易于接受。学校抓住近年来大事、喜事多的有利契机,以征文、歌咏、诗歌朗诵比赛、文艺汇演等形式,结合奥运会、建国六十周年、世博会等等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和庆祝活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树立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的远大志向。
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为了把这项教育活动开展得有成效,学校将“爱心教育”紧扣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始终,通过爱心教育来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十八岁成人礼、敬老院献爱心、留守儿童结对子,一个个情真意切的情感实践让学校德育更加充满生机和亲和力,学生们在真情友爱、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中健康成长。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已经初步形成了第二课堂活动化、活动开展主题化、主题教育系列化;每学期有一个活动目标,每月有一个活动项目,每周有一个活动方案的德育教育模式。
教育是项浩大的工程,也是一项艰难的工程。安徽理工学校的教育模式是全校师生不断探索的结果,也是他们辛勤耕耘的见证。这些年来,学校的毕业生广受欢迎,并在各自的岗位上获得不断的发展,他们的成绩,他们的潜力,都印证着母校教育的成功,也鼓舞学校的老师们不断开拓,继续奉献。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