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海燕
柯海燕:安徽理工学校教师,2004年本科毕业于安庆师范学院,2013年工程硕士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
十年前,带着几分憧憬和未脱的志气,我走进理工校园,以“新来老师”的身份和43名学生一起感受着学校的教育与管理。此事躬行方知浅,虽然被称为“老师”,可我觉得自己还是一名学生,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和大多数新任老师一样,刚刚走出大学校门,不缺的是激情,缺乏的是技巧。面对四十多双渴求信任的眼睛,初出茅庐的我如履薄冰,对能否胜任专业课程充满了忐忑和不安。幸运的是,前辈们频频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手把手心连心的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送,让我立刻有了自信感。他们全方位的关注和引导,让我学会了怎样面对学生,面对教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理工优秀教师团队的关爱下,我既是教,亦是学。积极参加培训学习,领略同仁们教学艺术里的无限风光,开拓眼界和心界,在教学中深刻地历练。学海无涯,艺无止境。在前辈们儒雅教学风格的耳濡目染下,我懂得了博学使人聪慧,可令教师的形象更加完美。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名人传记都成了我广泛涉猎的对象,让我在课堂上能得心应手,在教学中能旁征博引。
一年多的实习期就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悄然滑过。慢慢的,我度过了“初任教师期”的懵懂与尴尬,不再对怎样教学感到茫然。转正之后,我就担当起天下最小的主任,管着长不大的一群孩子。不在其位,不知其累。带班之前,我真的没想到班主任工作是一份很累的工作,我想当然的认为,只要班里不出大事不就得了。可是我错了,班主任有太多的隐性工作,班级、学生、家长、学校,多方面的协调,多方面的互动。这些是我以前不曾关注的,我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学生。当时班里最突出的现象是男生多,调皮学生多,他们青春好动,犹如一锅开水,每天都在沸腾着。我想尽办法帮他们“割掉问题的尾巴”,让人最难过的是,差强人意,收效甚微。我常常因与学生相处中的各种问题而烦闷,总是想尽快去摆脱这种烦闷。面对一帮左耳进右耳出的家伙,的确有了种黔驴技穷的窘迫感,甚至发怵和某些学生沟通。刚开始的那种急切想接班的热情在这里骤然降温,心情跌倒了低谷,就像衰草枯场一样意志消沉,甚至怀疑自己成为班主任的选择。一次,与隔壁一位资深班主任交流的时候,他说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制服犟牛用再大的力气也不如一把青草效果好。痛定思痛,再摸着石头过河,我试着努力寻找孩子们的调味剂,咸了就加汤,酸了就放糖。当遇到自己掌控不了的状况时,我宁可冷静搁置向前辈们讨教,也不愿一时激动功败垂成。取长补短,内外兼修,渐进状态中的我找到了那根能捋顺一团乱麻的线头。
种李栽桃,一路春风吐艳。看着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感受着他们的进步与可爱,总能让师生间多一份默契。虽然每天的工作模式是重复着,但每天发生的故事都不一样。教师节那天,手捧着孩子们的鲜花,看着孩子们写着:“我可爱的燕子老师”而不是“尊敬的柯老师”时,我心里分外欣悦。平日里,换了件新衣裳或新发型进教室,听到孩子们:“我的燕子老师真漂亮”!我常戏称自己享受明星待遇,心里美得很,真想让这样的时刻恒久……
年年笑看桃花兴,岁岁甘当育树人。早些年的毕业生返校聚会,那些争着拥前护后,端茶倒水的通常是当年班里“捣蛋”的学生,让我感动得如今对调皮的学生都不好意思动怒,只能慨叹这就是可爱的学生。沧海桑田,昔日伙伴尽成“骄子”游历天下,我仍三尺讲台诲人不倦。从懵懵懂懂第一次踏上讲台,不知道跟孩子们说啥,到现在跟他们倾心交流;从战战兢兢开完第一次班会,到现在和孩子们谈笑风生;从因个别家长的几句言辞郁郁寡欢,到现在与多方家长的默契配合。理工见证了我的成长。
我只是理工普通的一员,理工的教师团队“卧虎藏龙”,他们年年披一身粉尘,孜孜不倦耕耘一方净土。他们恬淡从容的教育熏陶,让学子们浸润书香之中;他们独具匠心的教学模式,让三尺讲台万花纷飞;他们对职业教育情有独钟的挚爱追求,让课堂教学如沐春风;他们对青年教师的温馨传承,使多少稚子新苗千帆竞渡。身处其中,我既感自豪,也深觉渺小,但愿我的十载成长之“抛砖”,能引来更多的“和氏璧”和“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