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处 柯海燕
人们常说“三句话不离本行”,所以让我这个普通教师来说自己的梦想,自然离不开自己的教学工作。寒来暑往,春去秋至,我在理工度过了十一个春秋,杨柳黄了又青了,桃花开了又谢了,学生来了又去了。目送他们远航的身影,感慨孩子们进出校门的终局是定格,然而中间的历程,才是个中滋味。有人说教师的工作,今天是昨天的复制,明天又是今天的翻印,普通而单调。我说不!回眸流年中的苍劲岁月,漫漫光阴积淀下来的我与孩子们既无轰轰烈烈、亦未平淡无奇的故事很多,可能许多事情已淡忘,但有些事,像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我的心上。
思绪伴我回到十多年前。从青涩忐忑地站上讲台,到逐渐成长稳定,年轻的生命不允许波澜不惊。初涉教坛,在教学教研方面显得很稚嫩,业务上处于摸索和学习阶段。以前我总以为教书很轻松,只要有知识储备就足够了,就可以将学生教好。可实践中,却不是想像的那么轻易,时而紧张、时而尴尬、时而无所适从,越来越发现这条路并不简单。原来光有知识是不够的,孩子们年少懵懂,琐事不断,真所谓“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
无阻碍的路程是不促成长的。教学之初,由于没有吃透教材教法,我的课堂缺乏活力,了无趣味,除了少数几个学生在认真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萧然的样子。当我提问的时候,下面一片默然,我也有种底气不足的感觉。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我一筹莫展却无计可施。还记得第一次计算机水平等级考试,不太理想。对于究竟怎样提高考试通过率还没摸出多少门道,虽然期间也曾学过目标教学法、快乐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但却都如雾里看花,反而越学迷瞪。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他们课堂上热烈的氛围,活跃的场面,一样的教材,一样的学生,效果相去甚远。那段时间我看到了许多老师对待工作的热情、勤奋、努力,使我感触颇多。那种工作态度,使我在原本盲目的道路上找到了标的。从他们身上,我看不到一丝仓促与无措,取而代之的是和学生融为一体的轻松。他们让我醒悟,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回旋和取舍。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向老教师们学习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原来课堂真的很讲究手法。我开始每天平和地面对工作中的丝丝缕缕,遇到繁琐的事情我不再皱眉头。在课堂上融入多种元素后,我慢慢褪去了紧张和羞涩,并感受到来自学生追随的目光。
欲渡黄河冰塞川。一年后我接手班主任工作,最初一个月,我深感自己举步维艰。一开始我比较焦躁,知道要爱自己的学生,却不知晓怎么把握分寸,更不了然什么是严爱有度。班级不如意事常八九,我感到委屈、感到无助,先前良好的自我感觉一扫而空。曾有段时间,只要提起班上个别同学,我的心底有种从未有过的不适,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我很少赢得他们的尊重,彼此曾短兵交接过几次,最终都是以我的失败与愤怒告终。孩子们对我有敌视情绪,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你静下心来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时,却发现这些调皮个性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对此,我有种说不出的孤弱、伤心。
流水之声可以养耳,绿草之青可以养目。就在我班级工作杂乱无章,整日为凌乱状态焦头烂额时,在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几位资深班主任分享了这样几句话:“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要学生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思考。”“我们不能死守教室,我们要走进学生的生活。”这几句颇富哲思的话,打通了我闭锁的心智、狭隘的眼界。茅塞顿开中,我不由灵性生发,试着去寻找宽松的环境与孩子们谈心。其实,作为老师也许只是一句不足以的问候,也许只是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而学生却深深地记在了心里,可以美美地体味很久。背负沉甸甸的羞愧,我在深切地反思中解读到了自己在育人中的蒙昧与愚钝。几经周折,几番辗转,我才真正意识到管理不是口号,工作不是复制。与孩子们有了心灵深处的沟通,受益匪浅的是我,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学生认识了自我,而且最让我幸福的是身边多了几十个纯真的朋友。有了之前的经验,我不再当面呵斥学生,有问题的学生依然存在,而不知所措的困顿却没有了。渐渐地觉得孩子们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愚拙,甚至想比之下觉得他们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开始感受到了精神充盈的愉悦,领略到了情绪疏通的欣然。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如今,碰到昔日的学生,他们会如数家珍般说起我在某时某地的某一句话甚至某一动作。一位即将毕业的孩子在留言里这样写道:“我亲爱的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这一刻,我才懂了,这就是我在理工的梦。不是掌声雷动的喝彩,不是五彩斑斓的绚丽,更不是浮华与奢靡。我的理工梦,就是那一声亲切的“老师!”!固然,“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曾遭遇过梦想渐行渐远的危机,但几许欣慰,几多期盼,让我多了些从容。为了心中这份美丽的梦,我依旧执着。